走5公里和跑5公里,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

发布于:2025-08-09 阅读:0
全民健身日,大家热议走5公里和跑5公里哪个更有益。研究表明,消耗同等能量时,走路对慢性病预防效果略超跑步,但跑步提升代谢效率更显著。不同人群适合不同运动,运动要注意时间、强度和安全。

8月8日全民健身日,跑步与健步走是大众喜爱的锻炼方式。5公里的跑步和走路,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呢?

运动健康

一项发表于《动脉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学》期刊的研究追踪3.3万名跑者和1.5万名步行者6年。发现消耗同等能量时,走路对慢性病预防效果小幅超越跑步。具体数据如下:

每消耗1个代谢当量MET,跑步降低高血压风险4.2%,走路降低7.2%;跑步降低高胆固醇风险4.3%,走路降低7.0%;跑步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12.1%,走路降低12.3%;跑步降低冠心病风险4.5%,走路降低9.3%。

不过研究负责人补充,调整BMI指数后,跑步对代谢效率提升更显著,两者实际健康收益差异小于2%,关键在坚持。

那么哪些人更适合走路呢?关节预警人群,像体重超标的陈琳,跑步膝盖积水,转快走后每月减重且无伤痛;慢性病患者,如冠心病患者老周,遵医嘱快走血压稳定;银发族,79岁刘奶奶分段行走骨密度未下降;孕晚期女性,孕32周瑜伽教练斜坡行走产检指标优;运动小白,程序员张伟从走15分钟喘粗气到轻松完成5公里。

走路

而跑步更适合这几类人:体检无异常的健身教练,用间歇跑提升最大摄氧量;需要突破平台期的减重者,跑者每月比步行多消耗大卡;追求心流体验的人群,如广告总监称跑步时多巴胺比咖啡管用。

运动时还要注意时间、强度与风险的平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柳叶刀》研究表明30 - 60分钟/次收益最佳,超90分钟可能有负效应。跑步5公里约30分钟,快走约60分钟,每周3 - 5次。

运动时间也有讲究,清晨5 - 6点运动心血管压力峰值升高,睡前3小时运动影响睡眠。黄金时段是晨间8 - 10点或下午4 - 6点。

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感冒、熬夜、饮酒后降档为散步,新手从每日快走15分钟起步,高强度运动后补充电解质水。

跑步

总之,无论是走路还是跑步,关键是持之以恒。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结合科学安排,都能收获健康。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走路 跑步 运动健康 健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