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城记忆,守护历史文化遗产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0
本文介绍了河北正定、常德老西门、柳州东门城楼等多地古城的历史文化,讲述了它们在文物保护、文旅发展等方面的故事。如正定因对古城古韵的守护而文旅出圈,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体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古城宛如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记忆与文化。河北正定,这座有着16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被建筑学家梁思成惊呼“仿佛就是一座露天古建博物馆”。

古城记忆

正定现存隋唐以来古建筑38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10处,“九楼四塔八大寺”错落有致,“二十四座金牌坊”点缀其间。这些年,正定文旅出圈,游客量逐年攀升。2022年接待游客530.58万人次;2023年超1500万人次;2024年仅上半年就超过3397万人次。人们在这里登上古城墙游目骋怀,在阳和楼下欣赏河北梆子,于古塔下古寺中感受历史沧桑。

正定文旅的成功,得益于对古城古韵的守护。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来到正定工作,他前瞻性地提出“文化兴县”“旅游兴县”,主持全县文物的普查建档工作,制定文物现场保护规划。当时,正定的每一处古建筑、古文物、古文化遗址都被划出保护范围,立上明显标志。1984年,他还向上级争取到172万元古建筑修缮专用款,对隆兴寺进行了抢救性修缮,让千年古刹重放异彩。

除了正定,还有许多地方也在努力守护着古城记忆。常德老西门,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巧妙融合。下沉式广场“葫芦口”成为市民观演、休憩的城市客厅;拥有2200年历史的护城河,通过“海绵城市”技术重现“十里画廊护城河”的古城记忆;矮城墙碉堡见证了常德会战的惨烈,也经历了老西门的蝶变;窨子屋承载着常德人的情感;钵子菜博物馆以常德特色饮食文化为主题,成为街区文化符号。

历史文化遗产

柳州东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时期,是柳州五座古城门中迄今仅存的一座,也是广西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城门楼。它矗立在文惠大桥北端,扼住柳江转弯处的津口要冲,历经600多年风霜,见证着柳州城的兴衰荣辱。城门右边墙壁上镶嵌着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时写下的著名诗篇碑刻。东门城楼自古以来有“喜门”之称,历史上柳州的学子、官员进京都要从东门出发,结婚嫁娶、商贸往来等也都出入东门。

渝中区作为重庆“母城”,在挖掘历史文脉、守护城市记忆方面也成果显著。“十三五”期间,陆续出台系列新举措,推动考古发掘工作蓬勃发展,先后发现太平门遗址、朝天门城墙等一大批“历史化石”。老鼓楼衙署遗址的发掘,进一步佐证了重庆在南宋时期作为西南地区政治、军事中心的重要地位。同时,渝中区还大力开展文物抢救、修缮、保护工程,如对法国领事馆旧址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进行修复,让老人回忆起旧时的繁华。

知子罗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和集市,1974年因地质隐患成为空城。但如今,它与老姆登村联合打造为“老姆登·知子罗景区”,并成功创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老姆登村风景优美,拥有多处自然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文物保护

酒泉的酒泉之泉,宛如大地的眼眸,是西汉胜迹的灵魂所在。西汉年间,霍去病将御酒倾入泉中与将士共饮,酒泉之名由此而来。这汪清泉承载着先辈们的故事,是酒泉人情感的寄托,也是他们对故乡深深眷恋的精神坐标。

这些古城的故事,是“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理念深入人心的缩影。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让这些“有记忆的城”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古城记忆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旅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