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空调煮汤致一家四人中毒,夏天警惕一氧化碳“隐形杀手”
近日,浙江杭州一家六口在空调房煮红豆汤,四人中毒。原来,密闭空间用燃气灶易产生一氧化碳。文章介绍了一氧化碳中毒原理、易中毒场景及急救方法,提醒大家开空···
2025-07-24
最近,社交平台上“防晒口罩越戴越黑”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其理由看似充分:盛夏用防晒口罩、“脸基尼”、防晒衣等把自己“全副武装”,会使皮肤表面升温到42℃的热应激温度,让黑色素细胞活性提高,导致皮肤被“热黑”,且深色防晒服饰吸热率更高,“热黑”概率更大。但这是真的吗?
上海辟谣平台向多名专业人士求证,均表明该说法不准确。上海某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指出,此说法存在两个漏洞。其一,“42℃的热应激导致黑色素细胞活性提高”未提及对应条件。瞬间、短暂的42℃不会让黑色素细胞活化,长时间才可能产生热应激。而人体正常情况下,皮肤不会长时间保持42℃“高温”。人体体温调节能力良好,平时核心体温约37℃,皮肤表面温度在33℃ - 35℃之间。环境温度升高时,人会出汗降温,即便高温日戴口罩,皮肤温度也在35℃ - 36℃之间,达不到42℃。医生还补充道:“感觉热,不一定是皮肤真热。若有人皮肤温度达42℃,应担心其中暑,而非是否被‘热黑’。”
其二,佩戴防晒服饰引起的环境升温对皮肤的影响,远小于紫外线对黑色素细胞的刺激。虽然戴口罩、穿防晒衣会让体感更热,但它们的防护作用显著。在阳光直射下,使用防晒口罩、防晒衣等防护是必要且科学的做法。当然,消费者可选择轻薄、透气的产品。
那为何有消费者晒出对比照片,称自己戴防晒口罩被“热黑”了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皮肤科主治医师唐教清表示,不一定是“热黑”,可能是防晒服饰本身不防晒、敏感肌爆发变暗沉、皮肤出现炎症状态等情况。“防晒服饰不防晒”较易理解,普通织物与防晒功能特殊面料的防晒效果有差异,面料纤维松散或服饰过度拉伸都会影响防晒效果。
面部和防晒面罩的摩擦、捂热、汗水刺激,可能诱发敏感性皮肤的炎症状态。唐教清提醒:“若戴防晒面罩后脸变‘黑’且又痒又痛,可能是皮肤过度敏感出现了炎症。”此外,还要注意“纺织品接触性皮炎”,即织物过敏,过敏源头可能是特定纤维或纺织品添加物。部分防晒纤维可能引发特定人群皮肤过敏,劣质防晒服饰也易引发皮肤炎症。
另一个受关注的话题是,防晒服饰真比普通服饰更防晒吗?记者做了个实验,用紫外线灯隔着防晒口罩、医用外科口罩、防晒衣、普通衣物照射紫外线感应卡。结果显示,防晒口罩和防晒衣防晒效果明显,紫外线感应卡基本没变色;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衣物防晒效果一般,紫外线感应卡显著变色。
功能面料研发员肖锋介绍,防晒面料不是“智商税”,生产中通过包裹防晒涂层、织入防晒纤维等能增加防晒效果,阻挡或吸收紫外线。但消费者实际使用时,要注意服饰设计、舒适度和使用习惯。比如,N95口罩不够透气、覆盖区域有限;普通织物口罩只能物理遮挡,防晒效果不理想。肖锋建议追求防晒效果的消费者选择“亮证”的防晒服饰,正规防晒服饰产品标签上会有GB/T18830 - 2009标准号及“UPF 40 +”或“UPF 50 +”标志。
此外,防晒服饰有使用寿命,其防晒涂层或特殊纤维多次洗涤后会磨损、脱落,潮湿环境也会降低防晒效果。所以,不建议经常洗涤防晒衣物,洗涤时也别用力搓、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近日,浙江杭州一家六口在空调房煮红豆汤,四人中毒。原来,密闭空间用燃气灶易产生一氧化碳。文章介绍了一氧化碳中毒原理、易中毒场景及急救方法,提醒大家开空···
2025-07-24
7月22日凌晨,故宫购票小程序升级异常,7月22 - 28日票额、票种、票价显示错误,出现2分钱门票。故宫回应,异常订单票款原路退回,预约成功观众可免费参观,7月2···
2025-07-23
本文介绍了河北正定、常德老西门、柳州东门城楼等多地古城的历史文化,讲述了它们在文物保护、文旅发展等方面的故事。如正定因对古城古韵的守护而文旅出圈,这些···
2025-07-22
7月17日晚,河南李某某一家自驾露营遇暴雨折返,误入山洪沟,妻子和大儿子被洪水卷走失联。网友质疑深夜露营合理性,也指出导航显示与实际不符。法律专家称导航或···
2025-07-21
近日,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的“空中电梯”已封顶。该桥计划9月底通车,全长2890米,主跨1420米。建成后游客可乘电梯1分钟到主塔顶部,还能体验···
2025-07-21
最新资讯
开着空调煮汤致一家四人中毒,夏天警惕一氧化碳“隐形杀手”
故宫购票系统异常,异常订单退款且可免费参观
探寻古城记忆,守护历史文化遗产
自驾遇山洪悲剧:导航、预警与安全之思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将通车,开启桥旅融合新体验
盛夏正确用空调,健康节能两不误
美游客戴金项链在米兰遭割喉抢劫,旅游安全引关注
杭州余杭多小区自来水异味事件:原因待明,居民忧心
防晒口罩越戴越黑?皮肤科医生揭露真相
五台山游客挑逗牛群遭围攻踩踏,景区回应系素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