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管巨头“抄底”中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在即

发布于:2025-07-26 阅读:1
近期,施罗德资本与西子国际组建30亿私募地产基金,布局长三角房地产。外资抄底源于政策松绑、估值洼地等。市场正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消费基础设施REITs成新风口,这或推动行业结构性变革,带来新机遇。

中国房地产市场正迎来一场外资“抄底”热潮。2025年,全球资管巨头施罗德资本旗下房地产投资部门与浙江实力企业西子国际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组建股权投资平台,并联合发起总规模约3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计划。

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

施罗德资本管理资产达937亿美元,在全球拥有超850处物业的管理经验,1994年就布局中国内地市场。西子国际则是以电梯及停车设备制造为主的民营企业,实控人陈夏鑫商业版图涉猎广泛。2024年8月,西子国际以10亿元从施罗德手中收购上海静徕坊项目,该项目历经五次易主。

此次双方合作,将专注于长三角核心城市优质写字楼,以及消费类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政策松绑是外资入场的重要因素。国家外汇管理局2025年6月发布新规,删除“外资不得购买非自用住宅房产”条款,跨境资本通道全面打开。

长三角房地产投资

从估值来看,长三角核心写字楼资本化率显著上升,高于欧美主要城市。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大宗交易额达158亿元,写字楼占比62%,外资参与度同比提升35%。

外资布局呈现出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的趋势。中指研究院指出,外资尽调指标已从“房企资质”转向项目运营潜力。消费基础设施REITs成为新风口,大家保险联合加拿大退休金委员会收购购物中心股权,施罗德基金也将20%资金投入该领域。

在城市更新方面,外资带来国际经验与本土智慧的融合。施罗德与西子国际计划在南京、杭州等城市投资历史街区改造项目,保留建筑风貌、植入文化业态。

房地产市场变革

不过,房地产市场仍存在波动性。黑石集团就因加息和通胀压力调整投资组合。但总体而言,全球资管巨头“抄底”中国房地产,反映了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信心,也将推动行业从“高杠杆、高周转”开发模式向“轻资产、重运营”资产管理新时代转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全球资管巨头 中国房地产 外资抄底 长三角 消费基础设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