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隐翅虫“北上”,人类如何应对?

发布于:2025-07-24 阅读:0
今年毒隐翅虫伤人案例增多,分布范围北移。武汉三院患者数达去年同期三倍多,多地有人“中招”。它带来不明伤痕,易误诊,还影响生活。气候变暖致其扩散,不过多数能自愈。人们要科学应对,避免伤害。

今年夏天酷热难耐,一些细微变化也悄然发生。以湖北武汉为例,武汉第三医院今年夏天因隐翅虫皮炎就诊的患者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与此同时,隐翅虫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从南方北移至北方,还从乡村田野飞进城市。

毒隐翅虫

不少人被毒隐翅虫伤害,却一开始浑然不知。在湖南,27岁的阿树右眼下方莫名瘙痒,她起初以为是蚊子咬或皮肤问题,结果症状逐渐加重,脸上开始溃烂化脓,还影响到视力,她既担心留疤,又害怕脓液入眼导致感染。在湖北武汉,苏东手臂出现红色痕迹,他以为是被拐杖螺丝刮伤,没当回事,直到伤口化脓、溃烂才发现是毒隐翅虫所致。

毒隐翅虫带来的伤口还容易误诊。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分析的71例外院误诊病例显示,它最易被误诊为带状疱疹,甚至有11例被误诊为性病,这不仅导致药物错用,还引发了误会和纠纷。

毒隐翅虫

毒隐翅虫分布范围扩大与气候变暖有关。国家气象中心专家指出,农业害虫多为变温动物,温度升高加速其代谢繁殖,适生区北扩,暖冬还提高了它们的越冬成活率,虫口基数激增。

面对毒隐翅虫,科学防护至关重要。绝不可拍打,应吹走或拨落;若不小心接触,要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后就医,避免抓挠;还可通过蚊帐阻隔、穿长袖衣物减少暴露。

上海师范大学的昆虫实验室对隐翅虫进行了20多年研究。副教授汤亮表示,绝大部分隐翅虫无毒,梭毒隐翅虫在野外捕食小昆虫,可视为有益昆虫。但夏天它数量多且有趋光性,容易进入室内伤人。

毒隐翅虫

人们在被毒隐翅虫伤害后,伤口通常十多天能愈合,但心理阴影却难以消除。比如苏东,此后不敢轻易打蚊子,总会怀疑是毒隐翅虫。人类与昆虫共享地球,在适应与抵御之间,需用生存智慧应对毒隐翅虫的威胁。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毒隐翅虫 气候变暖 皮肤伤害 防治方法

相关文章